数据产品增长问题的一个分析框架

一、从客户的角度来看,我们的客户都是谁?他们的核心痛点是什么?

我们的客户可能是分析师,业务人员,企业决策层,企业IT团队,甚至企业服务的客户,不同客户的痛点是不同的,进而对产品的期望也不同。这里会面临两个决策点:

  1. 确定我们真正要服务的客户是哪些?让所有人满意是非常难的。
  2. 对这些客户按角色、数据能力等进行分层,针对定义服务的方式。

举例:基于客户分层的产品服务方式

  • 让他们可以快速获知自己关注指标的状态,帮助他们迅速获知面临哪些问题。
  • 让他们能够在特定业务场景的分析框架下,灵活定义自己的看数视角,获得洞察。
  • 让他们能够定义自己的分析框架,自助取数和分析。

二、从交易的角度来看,我们为客户提供了哪些让他们持续使用的价值?我们能否持续高效的创造这些价值,且成本足够低?

产品提供的功能很多,也许都有用,但不同功能对客户的吸引力是不同的。这里要弄清楚两个问题:

  1. 找到产品吸引用户使用的价值点究竟有哪些?分析各个价值点对用户的粘性。
  2. 从生产成本的角度来评判这些价值,由我们提供是否合适?即回答”为什么是我们“这个问题。(产品3问:1. 我们的客户是谁?2. 我们能为我们的客户做什么?3. 为什么是我们?)

举例:基于价值分层的产品需求分类

  • 底线需求:一定要做。
  • 够用就好:适可而止,控制成本。
  • 越多越好:持续投入,但生产端要提效降本。
  • 惊喜:阶段性适量提供。

三、从平台的角度来看,我们的运营和产品分发体系是否足够精准让对的人看到对的内容?我们是否有一套内容价值评估和汰换机制?

平台提供的服务趋向多样化是平台内生的动力,供和需的多方参与,会带来复杂性和问题。有两件事是要去做:

  1. 供需匹配,建立内容的精准分发能力,基于推荐或定点运营,持续做平台提效。
  2. 反馈系统,建立一套内容价值评估和反馈收集能力,基于此做汰换,持续做平台瘦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