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企业内部技术产品对外商业化的具体建议
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进入 To B 领域。
一种形式是企业在 To C 领域面临增长瓶颈,进入 To B 领域探索第二发展曲线。
另一种形式是企业对内的技术产品,对外部开放,做商业化,探索增长机会。
两种形式是相互交织的,第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战略,有很多优秀的对内技术产品能对外开放,是竞争力的体现。第二种是自下而上的推动,没有企业的战略方向指引,就只是小打小闹,做不大。
这篇内容,主要是从第二种形式出发,谈谈一些想法。
为什么企业里做对内技术产品的产研团队,要自发走向对外?
个人理解有两个触发因素:
一是人力成本。对内服务往往是成本中心,当产品进入稳态后,便很难获得大的投入,毕竟产品的能力建设到能解决内部客户问题即可。通过对外商业化获得营收,从成本中心到自负盈亏,产品业务会更健康,也能有更大发展空间。
二是员工发展。对内产品的技术挑战在产品 0-1 后,会趋向降低,技术、产品人员会觉得做对内没前途,能力成长和发展受限。通过对外开放服务更多客户,产品规模得以扩大,也会带来更大的挑战,更大的成长机会。
上面是好的方面,这样的对外开放,也可能出现不太理想的情况。
对外商业化的转型,会带来产品定位和目标的巨大变化,不可避免的出现内外需求优先级和产品定位不同意见间的摩擦。随着营收压力的增大,产品可能被迫分割,对内一条线,对外一条线,各自独立发展。这样其实远离了初衷,但挺常见。
对内技术产品成为商业化产品的转型,有几件事情要重视。
首先,要明确,卖的是产品,不是告诉客户说,我有哪几个技术卖给你。
只有可规模化重复售卖才叫产品,卖产品,需要有产品 demo,并且可以由销售人员演示。
其次,重视产品的文案和架构,多些业务,少些技术。
产品文案要“说人话”,不能全是技术术语,要向行业术语转变。
产品的功能模块,不要依据所属技术类别来组织,而是按照用户角色及其工作流来组织。要让用户在产品内感受到TA所在行业的业务流程,而不仅仅是产品的系统流程。
第三,不仅要把核心能力做透,还要面向场景提供解决方案。
产品不仅仅只是技术,更是为了解决客户需求。
拿数据分析产品举个例子,用户使用时每次需要依赖其他数据源,都要去连接、配置某个云上的服务,那你的产品是不是可以把对接各种云服务的事情做掉,让用户更容易去对接。
或者用户需要手工录入很多信息,然后导入到产品里才能做分析,那你的产品是不是可以提供数据采集、填报能力,让用户不用做这些重复劳动。
或者用户需要做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,那产品是不是可以提供 ETL 的能力,或者和其他数据处理产品合作,用对接的方式让这个事情变得更简单。
对内技术产品的商业化,有两个最容易出现的误区。
第一,直接贩卖技术,认为只要自己的技术牛,就会成功。
在大的互联网公司,基本都有成体系的基础设施和中间件,所以对内的技术产品往往会依赖很多其他组件和技术。这些组件、技术在大公司可能比较齐备,在小公司要落地,就需要先得把这些依赖补齐,成本可能就高很多,最终的后果就是产品在客户那里很难落地。
第二,自我炫耀,产品对外开放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满足“技术厉害”、“架构优美”的虚荣心。
技术要和客户的需求相匹配,不能仅仅只是炫耀技术牛、架构优美,而要关注市场。一味炫耀,反倒容易引起客户反感。
我曾经和一个银行地区负责人聊,他提到某公司的售前,说:“天天说自己这牛逼那牛逼,可是,我可以不买呀。”
所以,一切要回到客户视角,思考这个产品的用户角色有哪些,他们是如何用这个产品的,这个产品如何帮助他们解决所面临的问题。
技术产品的商业化,如何寻找第二增长曲线?
产品的商业化营收,以年费模式举例,重点关注的指标是客户流失率、续费率,要营收增长,就要降低客户流失率,提升续费率。
但企业的预算在一类技术产品上都是有上限的,要扩大营收,另一个方式是通过多款产品的交叉销售来实现,就是增大客户的钱包份额占比。
在主打产品有比较大的规模后,就要开始思考营收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。
一个比较有用的方法:找到已服务的企业,按行业、规模等归个类,从中找出几个典型企业。针对这些企业,去抽象企业的业务节点,并画出来。
纵向,围绕一个节点做深,比如从做数据分析,深入到做数据治理。
横向,围绕业务流程的前后节点做覆盖,比如从做数据分析,延展到做营销自动化。
在探索第二增长曲线的过程中,有几个点要特别注意:
1、不要盲目寻找新机会,要判断和现有业务的绑定和互补关系,以能延续现有的技术和产品能力为最优。
2、要分清是你自身的需求和还是市场的需求,过于按照自己企业的情况构建新产品,和外部企业不一定匹配。
3、新产品早期不要做头部客户,最好是能找到行业里的“天使客户”,即那些对稳定性要求不高,愿意一起共同探索和推演行业解决方案,甚至愿意投人进来共同研发的客户。头部客户对稳定性要求更高,且需求更强势,不利于新产品的快速迭代试错,也不一定具有市场的普适性。